宁夏粮库的晒场上还摊着半干的麦粒,沈策捏着刘大人的急信,指腹反复划过“漕工扮帮派、粮船丢粮”几个字——黄河漕运是西北粮运的命脉,要是断了,陕西、甘肃的粮库就算囤满粮,也运不到前线。
“派探子太慢,等摸清情况,又得丢几船粮。”沈策把信递给亲兵,“你们留在这里,帮老兵把剩下的粮入囤,我亲自去黄河漕运段。”
亲兵急了:“大人,您一个人去太危险!那些帮派心狠手辣,要是认出您……”
“我扮成漕工去。”沈策打断他,翻出包袱里最旧的粗布衣服,又找老兵要了块磨破的头巾,“漕工靠力气吃饭,穿得越破越像。再帮我找个老漕工,我得学学漕运的术语和规矩,别露了马脚。”
当天下午,沈策就跟着一个叫老周的退休漕工学起了“漕工规矩”:扛粮袋要喊“起喽——”,下船要踩船板中间的木纹,跟船老大打招呼得说“水顺”……老周还教他认帮派的记号:“那些假漕工袖口都绣个‘河’字,搬粮时会故意把粮袋往船舷边蹭,好趁机做手脚。”
第二天一早,沈策揣着半块干粮,混在找活的漕工里,来到黄河边的漕运码头。码头上到处是扛粮的汉子,号子声此起彼伏,几艘插着“漕”字旗的粮船正停在岸边装粮。一个满脸横肉的船老大站在船边,打量着漕工:“要干活的过来!扛一袋粮给五个铜板,手脚麻利点,别偷懒!”
沈策赶紧上前,学着其他漕工的样子,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旧疤——那是之前在粮营扛粮磨的,正好装成常年干力气活的。“船老大,俺力气大,能扛两袋!”
船老大扫了眼他的疤,又看了看他的袖口(沈策特意缝了块补丁,遮住原本干净的袖口),点头:“上!船尾装粮,别掉水里!”
沈策跟着几个漕工上了船,刚扛起一袋粮,就感觉有人撞了他一下。回头一看,是个袖口绣着“河”字的汉子,正眯着眼打量他:“面生啊,以前没在这码头见过你。”
“俺是从下游来的,那边活少,来这儿混口饭吃。”沈策故意压低声音,学下游的口音,“兄弟也是干漕工的?看你这袖口,是有帮派罩着吧?”
汉子以为他想入帮派,脸色缓和了些:“想混好就得有靠山!跟着我们‘河帮’,不仅工钱多,还没人敢欺负你。”说着,他搬起一袋粮,假装没拿稳,粮袋擦着船舷边的木板滑了一下,沈策眼尖,看见木板缝里塞着个小铁片——轻轻一撬,木板就能打开,粮就能从缝里漏下去。
沈策心里有了数,跟着汉子往船尾走。船尾的角落里,几个“河帮”的人正围着一个木箱子,不知道在摆弄什么。沈策假装去搬粮,悄悄绕到箱子后面,看见箱子里装着十几个带钩子的木塞——只要把木塞塞进船底的小孔,等船开远了,拔掉木塞,河水就会渗进船舱,泡湿粮食,他们再以“粮食受潮不能要”为借口,把粮偷偷运走。
“快干活!别磨蹭!”之前的疤脸汉子走过来,呵斥沈策。沈策赶紧扛起粮袋,心里却在盘算:得找机会把消息传出去,还得抓个现行,不然没证据,河帮肯定不认账。
装粮装到一半,船老大喊着“歇会儿”,漕工们都围到船边喝水。沈策趁机走到码头边,假装系鞋带,把一个写着“船底有孔、木塞藏粮”的小纸条塞进岸边的石头缝里——那是他跟亲兵约定的信号点,亲兵会每隔一个时辰来取一次。
刚塞好纸条,疤脸汉子就走了过来:“你鬼鬼祟祟的干什么?”
“俺鞋带松了,系紧点免得掉水里。”沈策站起来,拍了拍手上的土,“兄弟,俺想入河帮,你看行不行?”
疤脸以为他怕了,得意地笑:“想入帮也简单,等这船粮运到地方,你帮我们把‘货’卸了,就算入了门。”
沈策点头应下,心里却更清楚——他们说的“货”,就是偷藏的粮食。
傍晚时分,粮船装满粮,缓缓驶离码头。沈策站在船尾,假装看风景,实则盯着河面上的动静——按约定,亲兵会带着官差,乘快船在后面跟着,等船到中游的浅滩处,就动手抓人。
船行到中游,水面渐渐变窄,岸边都是芦苇丛。疤脸突然喊:“都过来!把‘货’搬出来!”几个河帮的人立刻围到船尾,撬开船底的木板,把藏在里面的粮食往小船上搬——那小船是河帮提前藏在芦苇丛里的。
“动手!”沈策突然大喊一声,从怀里摸出短刀,抵住疤脸的腰。岸边的芦苇丛里,亲兵带着十几个官差乘快船冲了出来,大喊:“不许动!官府办案!”
河帮的人慌了神,有的想跳河逃跑,有的想反抗,却被官差们一一制服。疤脸挣扎着喊:“你不是漕工!你是谁?”
“我是西北粮政专员沈策!”沈策亮出令牌,“你们假扮漕工,偷运军粮,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!”
官差们在船上搜出了木塞、钩子和偷藏的粮食,还在小船上找到了河帮偷运的之前几船粮的账本——上面记着每次偷粮的数量和销赃的地方。
“沈大人,这河帮的帮主还在码头的据点里,要不要去抓?”官差问。
沈策点头:“当然要抓!把疤脸带上,让他指认据点,一网打尽!”
回到码头,官差们根据疤脸的指认,很快就端了河帮的据点,抓了帮主和二十多个帮众。沈策让人把偷来的粮食都运回粮库,又把账本交给宁夏知府,让他上报朝廷。
处理完河帮的事,沈策刚想回宁夏粮库,就见老周跑过来,手里拿着一张纸条:“沈大人,粮库来的急信,说甘肃那边又出事了——张掖的粮库虽然修好的,可周边的村民闹着要借粮,说是今年收成不好,怕冬天饿肚子。”
沈策接过纸条,心里一沉——张掖粮库的粮是为前线准备的,不能随便借,可村民要是饿肚子,也会出乱子。
【你选决定主角命运!】A。去张掖跟村民协商,制定借粮规矩B。先调其他粮库的余粮去张掖,缓解危机——选A扣1,选B扣2!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