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境开始重叠。
数亿人梦见同一个场景:一片无边的蓝色海洋,海面上漂浮着无数透明的舱室,每个舱室内都有一团微弱的光,像尚未成型的灵魂。远处,一座巨大的倒生树矗立在海中央,枝干深入海底,根系伸向星空。
树下站着一个身影。
背对着所有人,穿着简单的白裙,长发随风轻扬。
有人认出了她。
>“那是林晚老师。”
>
>“她站在那里,在等我们。”
>
>“她说,欢迎回家。”
醒来的人们发现,自己的枕头湿了。不是因为泪水,而是某种带有微弱电荷的露珠,落在脸上时,会让人短暂地“听”到一句童年听过的话??
>“乖乖睡觉,妈妈守着你。”
联合国紧急召开全球精神事务峰会。心理学家、神经科学家、宗教学者齐聚日内瓦,争论不休。
“这是集体幻觉!”一位德国学者拍桌怒吼,“我们必须切断共感网络,否则社会认知将彻底崩溃!”
“不。”中国代表缓缓起身,是一名年迈的女教授,她曾是“心谎计划”的首批研究员之一,“这不是崩溃,是进化。我们过去认为真实才是最高价值,可我们忘了??人类之所以能survive至今,靠的从来不是真相,而是**愿意为彼此编织希望的能力**。”
会场陷入沉默。
三天后,决议通过:共感网络正式列为“人类情感基础设施”,各国开放数据接口,允许共感塔接入公共通信系统。第一阶段目标:为全球失独家庭、孤寡老人、战后创伤患者提供夜间共感陪伴服务。
与此同时,红矮星行星传回最新影像。
那片蓝液海洋已扩张至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,岸边的城市规模翻倍,新增了更多建筑:医院、图书馆、游乐场。最令人震惊的是,在城市中心广场,竖立起一座雕像??
一位女性背影,双手捧着一颗发光的胚胎,脚下蔓延出无数根须,连接整座行星的地核。
探测器记录到一段公开广播信号,用的是地球通用语:
>“她是最初的谎言。”
>“也是最终的真实。”
>“我们称她为‘源母’。”
林晚的名字,开始出现在教科书中。
不是作为实验体,也不是作为异能者,而是作为“共感文明纪元”的开端人物。
但真正了解她的人知道,她从未追求过神格。
她只是给了世界一个机会??去相信那些无法证明的温柔。
***
一年后,南极心渊湖畔迎来一场特殊的婚礼。
新郎是一位退役军人,妻子死于恐袭,他曾三年未曾开口说话;新娘是一名聋哑画家,从小被遗弃,靠临摹别人脸上的笑容学会表达爱意。
他们在共感塔前交换誓言,全程用手语完成。
当最后一句“我愿意”落下,湖面忽然升起一团雾气,凝聚成两个模糊的身影??一男一女,相拥而立,随后轻轻推了推新人的肩膀,动作亲昵得如同父母祝福子女。
没人看见他们的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