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以为一个岛觉醒就够了。”他对身旁弟子低语,“可黑暗从不会自动退却。它只是转移阵地。”
当晚,他在陈砚曾种下第一棵桃树的地方点燃火堆,召集岛上所有愿行之人。三百余人到场,有当年的孩子,也有新生代少年。他们围火而坐,听他讲述陈砚一生所历:沙州焚树、哑村默井、南海禁声令……最后,他展开那块染血木板,高声道:
“他曾说,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听,真实就不会死。今天,我想问你们??谁愿成为下一个听者?谁敢踏上那片焚土,重新埋下一粒种子?”
无人立即应答。火焰噼啪作响,映照着一张张凝重的脸。
良久,一个少女站起。她是洛昭后代,手中捧着一枚桃核??正是当年陈砚珍藏、后由孩子种下的那一颗结出的新果所产。
“我祖父被当作叛国贼处死那天,我娘还没出生。”她说,声音不大,却穿透夜风,“但我昨晚梦见他站在海边,手里拿着一支炭笔,对我说:‘别让他们把历史变成谎言。’”
她将桃核放入火堆边缘的灰烬中。“我去。”
接着是一个年轻渔夫:“我在梦里听见妹妹叫我,可她五年前就被抓去织房,再没回来。我要去找她。”
又一个老兵起身:“我曾在守言使军队服役,亲手押送过七个‘妄语犯’去埋井。这些年,他们的脸每晚都出现在我梦里。我欠他们一句‘对不起’。我要回去说。”
一人接一人站起,最终九十七人报名西行。他们中有教师、工匠、医者、乐师,甚至包括两名前守言使??他们在目睹语洲变化后,主动前来请求赎罪。
临行前夜,他们在桃树下举行仪式。每人写下一句话,埋入土中,作为留给家园的誓言。而后,七位长老取出陈砚留下的另一件遗物:那只旧竹篓。它已被精心修补,内衬一层油布,以防潮损。
“他背着它走遍天下。”长老说,“如今,它该继续前行了。”
次日拂晓,船队启航。九艘木船,载着九十七人与无数写满话语的纸卷、炭笔、药草、种子,驶向未知海域。船尾飘扬一面素旗,上书四字,非金非绣,乃是由千万人手写拼贴而成:
**“我说,故我在。”**
航程艰险远超预料。
半月后,风暴突至。巨浪掀翻两艘船,三人葬身鱼腹。幸存者困于孤礁五日,靠雨水与海藻维生。其间,一名少女高烧呓语,反复念叨:“树不能死……声音不能断……”众人轮流抱着她,在风雨中背诵彼此写下的句子,以此抵御绝望。
第三十日,他们抵达传说中的“静渊群岛”。
此地由三十六岛环抱中央王城构成,建筑皆以黑石垒砌,高墙森严。空中悬着巨大铜钟,每隔一个时辰便轰鸣一次,名为“净心钟”,据说能涤荡杂念。岸边立碑,铁铸金字:
>**“言即罪,思亦罚。**
>**入境者,自缄其口,否则永沉默渊。”**
船只尚未靠岸,数十艘战舰已围拢而来。士兵身穿漆甲,面覆铁罩,手持钩镰枪,动作整齐划一。为首将领宣读律令后,下令缴械搜查。
传灯人平静交出武器,却悄悄将一枚桃核藏入舌底。其余人亦早有准备:纸张缝于衣lining,炭笔熔成蜡丸吞下,就连桃树幼苗也被伪装成祭祀香烛捆扎上岸。
他们被押入劳役营,分配至盐矿挖石。每日工作十二时辰,不得交谈,违者鞭笞三十。夜晚囚于铁笼,彼此隔栏相望,只能以手指在地上划字交流。
第一个月,三人因试图传递纸条被投入“默渊”??实为深井地牢,终年不见光,犯人被喂食迷药,直至精神涣散,连哭都无法发出。
但就在第二个月圆之夜,奇迹悄然发生。
一名少女在矿洞角落咳出鲜血,血滴落在岩壁裂缝中。次日清晨,那里竟钻出一株细弱绿芽??正是那枚桃核经胃酸腐蚀后,在她体内孕育数周,最终随血排出,落地生根!
芽苗虽小,却在夜间散发微光。趁守卫换岗之际,众人悄悄将写有文字的小布条缠绕其上。第三夜,叶片展开,浮现一行清亮小字:
>“我知道你在痛,我也一样。”
消息如野火蔓延。越来越多囚犯开始偷偷靠近这株“血芽树”,用指甲在石上刻字,再由专人拓印转移。有人写下冤屈,有人忏悔过错,还有人只是轻轻诉说:“我想看一眼春天。”
三个月后,血芽已长至半人高,根系穿透岩层,连接地下水源。每当月升,整座矿脉仿佛共振般微微震颤,某些区域的岩石表面竟浮现模糊字迹,如同大地本身在低语。
守军惊恐万分,上报朝廷。御前会议上,大臣们争论不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