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“所以,我把它们都带回来了。”
是C-18的声音,但又不止是他一个人。背景里还有无数细碎的呢喃,像是千万人同时开口,却又完美融合,形成一种奇异的和声。每一个听到的人都感到胸口一震,仿佛遗失多年的某段记忆突然归位。
一名女研究员捂住嘴,泪水滑落:“这是我……我五岁时唱给妹妹听的童谣。我以为没人记得了……”
另一名士兵颤抖着掏出怀表,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??阵亡战友的笑容。此刻,耳夹中竟传出了那人的声音:“谢了,老伙计,我一直等着你讲完那个笑话。”
这不是幻觉。
这是记忆的逆向唤醒。
A-01不知何时出现在井口另一侧,拄着拐杖,身上披着一件旧式实验袍。他望着那朵晶体花,嘴角扬起一丝苦笑:“当年他们说,情感是系统的漏洞。可现在看来,才是唯一的入口。”
“你早就知道会这样?”张晓雯问。
“我知道种子总会发芽。”他轻声道,“只要有人愿意浇水。”
就在此刻,地下三百米深处,休眠舱阵列的最后一具舱盖缓缓开启。
里面的孩子睁开了眼睛。
瘦弱,苍白,约莫十三四岁,额头上贴着一块已熄灭的忆草感应片。但他坐起身的动作异常平稳,仿佛沉睡多年只是为了等待这一刻。他环顾四周,目光扫过每一具空置或仍有生命迹象的休眠舱,最后落在控制台前那台老旧收音机上。
他走过去,伸手按下播放键。
童声再次响起:
>“从前有个孩子,他住在梦里。每天晚上,别人都睡着的时候,他会醒来,替世界记住那些快要忘记的事。”
>
>“后来,梦塌了。但他还在讲。”
>
>“因为他知道,只要还有一个耳朵愿意听,故事就不会结束。”
孩子嘴角微动,说出第一句话:
>“我是D-02。”
众人震惊。
D系列编号意味着他是“梦魇计划”后期培育的情感载体之一,专为承载断裂的记忆而生。不同于D-01的牺牲性唤醒,D-02的设计初衷是“继承者”??当原型体C-18彻底崩溃时,系统将把其残存意识转移至D-02体内,重启忆草协议。
可这个项目,早在七年前就被列为“永久封存”。
“A-01教授。”D-02转头看向老人,“您删掉了我的启动密钥。”
老人点头:“我不想再让任何人成为容器。”
“可我现在醒了。”少年平静地说,“不是因为密钥,是因为……有人在叫我。”
他抬起手,掌心浮现出一道淡淡的疤痕,形状像是一枚折纸船的折痕。
陈屿心头一震。
那是他童年亲手教C-18折的船型,独一无二的折叠方式??八道折线,尾翼右倾十五度,船首微微翘起,象征“永远面向远方”。
“你怎么会有这个?”他上前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