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粪砖燃得久,火温稳,雪夜里一块可烧两个时辰。
此刻,锅内正煮雪。
雪是昨夜新下的,洁白如盐,被少年们用鲸骨铲一车车铲来,倒入铁锅。
锅盖以铜铆鲸皮制成,中留一孔,孔边悬一枚小铜铃。
雪水沸腾,蒸汽冲铃,叮叮当当,像雪原上的风铃。
少年阿蛮独臂挥铲,额上汗珠滚落,在鼻尖凝成冰珠。
铲雪声、铜铃声、狼粪砖的噼啪声,混成一曲奇异的晨曲。
雪水沸后,第一道工序是“煮盐”。
呼伦湖水含碱高,冬日结冰,盐分留在冰下卤水层。
少年们凿冰三尺,取卤水一桶,倒入铁锅。
卤水呈暗绿,表面浮着细碎冰晶,像碎玉。
火舌舔锅,卤水翻滚,泡沫由绿转白,盐分渐渐析出。
沈括持鲸骨长柄勺,不停搅动,勺背轻敲锅沿,节奏分明。
半个时辰后,锅底析出一层雪白盐晶,细如霜,味清冽。
“呼伦第一盐!”
沈括用鲸骨小勺舀起一粒,放入口中,眯眼笑,“比青盐淡,却比雪盐鲜。”
盐被趁热装入鲸皮袋,袋外缝“呼伦”二字,每袋十斤,封口以鲸脂融封,可保半年不潮。
第一袋盐,由雪将军叼着,送到冰砖官衙,挂在林鹿案头。
林鹿以铜印盖封,写下:
“呼伦县署,第一锅盐,赠松亭关章相公。”
第二道工序是“煮茶”。
茶非南方龙井,乃“雪原三味”——
一为冻干桂花,二为狼奶块,三为铁桦嫩叶。
桂花取自松亭关少年衣袋,狼奶块是牧民以驯鹿奶熬成,铁桦嫩叶采自木轨雪道两侧。
雪水沸后,沈括先投桂花,花香随蒸汽腾起,甜中带辣。
再投狼奶块,奶块遇热即化,汤色由清转乳白,像融化的月。
最后撒铁桦嫩叶,叶卷如螺,沉浮三次,茶成。
茶香混着狼粪烟,竟有说不出的醇厚。
少年们围锅而坐,以鲸骨碗舀茶,碗边烫手,却无人舍得放下。
阿蛮一口饮尽,哈出一口白雾,笑:“比桂花糕还暖。”
第三道工序是“煮粮”。
粮是昨夜猎得的“雪原三宝”——
一为风干熊肉,二为驯鹿血肠,三为铁桦根粉。
熊肉切指宽条,血肠寸段,根粉以雪水调成糊。
雪水沸后,先下熊肉,肉香西溢;
再下血肠,肠衣爆开,血花翻滚;
最后倒入根粉糊,粥渐浓稠,色如琥珀。
沈括以鲸骨勺轻搅,粥面浮起一层金黄熊油。
他舀一勺,吹凉,入口,眯眼:“熊油渣脆,血肠嫩,根粉滑,雪水甜——